牧野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牧野之战是武王进攻周的决定性战斗,是周武王联盟和商朝军队在牧野(今齐县南、卫河以北、新乡附近)进行的决定性战斗。接下来,有趣的历史小边将给您带来相关的介绍,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南夷,虽胜利,但军国主义,加剧了社会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战败自焚,商朝灭亡。所以《左传》说:“纣克东夷而损其身”。《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华丽,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过程

  孟津之会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他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机会向东扩张,表明他仍然坚持文王的命运。公元前1048年,牧野战前两年,周武王曾在孟津(今孟津县)观兵。《史记》 其实说“意外联盟津者800诸侯”并不是“意外联系”。据甲骨文透露,军队已经联系了很长时间,关中和江汉之间的许多方国都参与了,但恐怕诸侯并不多。

  这时,商朝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帝辛杀死了他的叔叔,囚禁了另一个叔叔,其他参与的贵族,如微子,审时度势,投奔周国。武王无疑从来没有跑过的殷商贵族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朝歌的秘密信息。时机成熟了,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并通知在盟津与盟诸侯一起出兵。

  伐商的战略计划是:在商朝主力军留在东南的同时,精锐部队以闪电般的势头深入首都,击败朝歌守军,一举攻占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让残余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自被打破。 《诗经·大明》 这件事被描述为“谢伐”(协同征伐) )大商,或“肆伐(快攻)大商”,与二战德国的“闪电战”相当相似。

  牧地誓师

  据记载,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武王征商“在甲子朝”的《利珍铭文》(《尚书》和《利珍铭文》均称“甲子日”,但年份不明。本条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周武王亲自率领300辆战车,虎贲(精锐武士)3000人,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等部落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许多方国国君亲自赶来。2月26日,联军布阵未完就下雨了,史称联军共有“六师”。军事史家推测,大概是300辆战车,3000名虎贲是“装甲师”,是第一梯队。其余4万多人分为五个“师”,后面形成方阵,是第二梯队。后来联军冒雨继续从四地(今荥阳市四水镇)渡河(黄河,说孟津渡河),然后北上到百泉(今辉县西北)。

  27日上午,在牧地,周武王庄严誓言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里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妇人的话,连祖先的祭祀都废弃了。他没有任命他的王族兄弟,而是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伤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执行上天的惩罚!...战士们,努力!” 周军士兵士气大振,即《尚书》记载的“牧誓”。

  28日黎明时分,联军进入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洋,车辆灿烂,司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彼武王,肆伐大商,朝清明。”

  牧野决战

  朝歌方面,第一批紧急军情前脚刚到,联军自己后脚跟着,真的措手不及。朝歌城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破敌,也没有可用的战车。单靠步兵很难与冲击力强的战车阵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正锐。 当帝辛听到周军的袭击时,他不得不匆忙武装大量奴隶和战俘,与守卫国都的军队一起前往牧野迎战。根据《史记》记载,帝辛派出的总兵力有70万人,其他文献记载有17万人。《诗经·大明》 说:“殷商之旅,它会如林”。

  《易周书·克殷》记载 :首先,吕尚率领数百名精兵挑战周军,震慑商军,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率领主力跟进杀戮,彻底打乱了对方的阵型。商军的奴隶和战俘都没有战斗精神,纷纷倒下。由于帝辛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他们自然会在后面护送亲信部队,以防止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诚的禁卫军也是帝辛手中的最后一张牌。然而,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前方的徒弟们惊慌失措地跑了回来,被后方精兵拦住了。英雄不敌人多,这些武士在人群的冲击下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被后面的人群推动,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层层进攻,帝辛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抵抗持续了一天,但无法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自去,回到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燃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当周武王赶到鹿台时,他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砍头悬旗示众。另外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类动物被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