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55年后,为何让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

汉武帝在位55年后,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逐渐恶化,面临着继承皇位的重要决定。尽管有多名皇子可供选择,但最终汉武帝选择让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汉武帝考虑到刘弗陵年幼,可以借助权臣的辅助来保持政权的稳固,同时也希望以此来确保皇权不受其他皇子的争夺与破坏。因此,刘弗陵成为汉武帝的继承人似乎是一个稳妥的选择,但这也为后来的政治风波埋下了隐患。


导语

公元前89年,距离汉武帝驾崩不到2年的时刻,此时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和二皇子刘闳已死。还剩下三皇子刘旦、四皇子刘胥、五皇子刘髆以及老六刘弗陵。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武帝瞅着年仅8岁的刘弗陵玩耍,特像其少年时期。有种遥想当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感觉。于是汉武帝开始布局谋划,运用领导者的老套路,即通过一系列举止和动作让下属去猜自己的心思。然后在一切顺其自然之时,来一句"既然大家都这么看得起我儿,那就准了吧"。天降鸿运,幸运之神垂怜这位老六,成为了6位儿子中的继承者。

汉武帝在位55年后,为何让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

在这里问各位一个问题,你是否记得自己8岁的事情吗?汉武帝一共活了70年,在68岁的时候还能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吗?这么大的一个大汉王朝,疆土面积已经扩充到了600多万平方公里,交给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他放心吗?

汉武帝的儿子

当一个皇帝在位时间太长了,往往所立的太子很难能戴上皇冠、登上宝座。比如秦昭襄王、康熙等大帝,包括汉武帝时期的前期太子,要么活不过自己的老子,要么等待时间太长而干了些蠢事。总之老爹命太硬,当太子的儿子就得遭罪,眼巴巴看着九五之尊离自己仅仅一步之遥,却犹如银河的两端怎么也够不着。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皇后卫夫子的儿子,大舅公是卫青,而霍去病跟刘据是表兄弟关系。可见刘据的后台是很硬的,两位大将军外加一位皇后。在朝堂之上足以震慑朝野,本以为天下唾手可得,可太顺的人生往往就经不起折腾。

首先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大将军都是英年早逝,对于太子刘据而言一下就失去了两张王牌,王炸级的组合还没等到刘据即位就先走一步。对于他而言,相当于彻底丧失了军方的背景和支持。

其次他的性格太宅心仁厚,说好听一点是仁爱,想做好人。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太妇人之仁,不具有杀伐果断之气魄。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经过无数个案例的实践总结。刘据跟他爹汉武帝不是一类人,性格迥然不同。两个性格完全相左的人很难产生共鸣,想成为一路人太难,几乎不可能"臭味相投"。

后来因为"巫蛊之案"这位刘据太子为了防止重蹈覆辙,避免让公子扶苏事件再次上演,直接揭竿而起。此时的太子一无兵、二无准备、三无战争经验,犹如一群临时集齐的"农民军队",想打赢官方的王牌军无非就是以卵击石。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为避免受辱不得不自杀身亡。可见其政治智慧还是很欠缺的,还未深刻领悟这帝王之术,更未磨平自己的棱角。树敌太多,坏人太多,一直秉持非黑即白的原则,注定了只需一件小事足以毁其一切。

二皇子刘闳还没来得及参与斗争,18岁就跟世界说拜拜了。三皇子刘旦和五皇子刘髆属于一路人,就是太急躁,在皇位面前是容不得半点浮躁之气的。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足够睿智、反应机敏,毕竟老爹还没死,你就急于跳出来,岂不是要谋杀亲爹?

能坐稳宝座的人没有哪个是愿意把权力拱手让人的,亲儿子也不行。因为皇位有且只有一个,而刘旦和刘髆的所作所为就是能力匹配不上欲望。一个要求当皇宫保卫,一个联合大臣和宰相谋立太子之位。都是太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自己往火坑里跳,谁又能救得了呢?

这两位皇子在没有摸清摸透汉武帝意思之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从而被汉武帝轻易识破。其实他俩如果干好本职工作,表现一心为大汉王朝的心思,那样就能离皇位更进一步。可惜就只看到了皇权的无限,却忘了刘氏王朝该如何维系。

四皇子刘胥。这位皇子整日沉迷纸醉金迷、花花世界的生活。在一个个皇子被淘汰的时光里,他始终一如既往,仿佛在跟汉武帝宣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自然而然是无法选定为继承人的。结语

汉武帝一共就6个儿子,死的死、被淘汰的淘汰。经过排除法的筛查,刘佛陵成为了唯一的候选人。此时此刻,汉武帝已别无选择,我认为所谓的看着刘佛陵像他自己小时候,那纯粹是骗人的鬼话。真正的原因是已后继无人,与其让一个注定会让国家走向灭亡的四皇子来继任,不如让一个未知的8岁孩子来继承皇位。汉武帝在临死前还是头脑很清醒的。暗示、托孤、杀妻…等一系列措施使皇权平稳过渡。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