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康熙非长嫡子却继承皇位的原因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其执政期间稳定国家局势,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使清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康熙并非皇位的长嫡子,而是在一场激烈的继承之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清朝的皇帝。他能够成功继位并取得民众的支持,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顺治一生有八个儿子,玄烨非嫡非长,甚至还有汉族血统。为何顺治会选择他继承皇位呢?康熙又是如何在众多兄弟中,突出重围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喜欢的朋友点赞支持一下。康熙皇帝:康熙非长嫡子却继承皇位的原因

1661年正月初七,感染天花的顺治帝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他最后几天的精,全花在了确定继位人选上。想当年皇太极骤然离世,六岁的顺治虽然成功登上皇位,但朝政大权始终被多尔衮攥在手里。顺治为了夺回权利,少不了上演一出叔侄残杀的大戏。

如今顺治最大的皇子也才九岁,幼帝登基少不了辅政大臣,难免不会再出现一个多尔衮。于是顺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想到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他打算在自己兄弟中选择一人继承皇位。

谁知孝庄知道后极力反对,因为她就顺治这一个亲生儿子。她怎么可能将好不容,才得来的皇位拱手让人,再者要是顺治的兄弟上位了,自然会奉自己的生母为正宫太后。届时孝庄不得是悬崖边上扭秧歌。

在这种情况下,顺治便只能在自己的孩子中选择继承人。别看顺治去世时才24岁,但人家当时已有14个孩子。你24岁别还是母胎单身吧?

14个孩子中虽有八个皇子,可皇长子和董鄂妃生的皇四子皆早夭。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尚且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五皇子虽然和顺治登基时一个年纪,但谁能保证他能顺利长大呢。

于是最后皇位,只能在九岁的皇二子福全,和八岁的玄烨之间做出选择。那为何胜出者会是康熙?他有什么优势呢?,顺治为何让康熙继承皇位,而不是福全呢?首先从两个皇子的出生来看,虽然他们二人的生母,都不咋受顺治宠爱,但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出身却很高。

她的父亲佟图赖,曾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皇太极设立汉军八旗时,佟图赖始终是核心人物。顺治帝入关后他们一家的势力更加庞大,族中很多人都在朝中任职。

幼帝登基后,难免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起歪心思。这时候如果幼帝有强大的母族保护,就可以威慑有不臣之心的人。反观福全的生母董鄂氏,虽然她家祖上是满洲著名的爵邸世家,但等到董鄂氏家这一代,家中已经无人能堪大任。

董鄂氏的父亲也仅是个五品王府长史,不能对福全登基后起到稳定基业的作用。,其次玄烨除了家世还有其他优势,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玄烨五岁开始读书识字,八岁便学习训诂。

每天读书至深夜,也不觉得倦。,在一众皇子中,玄烨的功课是最优秀的。,据说有次顺治问玄烨和福全的志向,福全担心受父皇猜忌,便说自己只想做个贤王。

轮到玄烨时他却说,要做和顺治一样的皇帝,好成就一番功绩。玄烨这话虽有些奉承的意思,但确实得到了顺治的认可。真相了,皇帝也爱拍马屁。

再加上孝庄时不时提及玄烨出生时天降祥瑞,和她生育顺治时一样,这让顺治心中的天秤彻底偏向玄烨。但康熙能登上皇位,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让康熙顺利继承皇位的,竟是因他有满脸麻子

顺治在亲政初期,认识了一名外国传教士汤若望。在频频的接触中,顺治为汤若望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所折服。因此愈加尊敬汤若望。顺治认为汤若望是外国人和皇位继承人之间没有利益牵扯。

所以他在临终前特意询问汤若望,得到的建议是传位给皇三子玄烨。理由很简单,玄烨已经出过天花。那大家觉得,为什么非要找个得过天花的皇子呢?

那是因为在清初时期,天花是种很严重的传染病。当时的医疗水平根本不能治愈,只能靠患者硬生生熬。清朝早期那么多皇子公主早夭,感染天花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选福全这种还没得过天花的皇子,难保不会再出现顺治这。因感染天花而英年早逝的情况。,而玄烨就不同了,他因为得过天花,体内已经有了抗体,不会重蹈顺治的覆辙。

顺治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口授遗诏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公元1654年,八岁的玄烨在太和殿即位,改年号为康熙。

登基后的康熙没有辜负顺治的信任,他在位的六十年间,挫败权臣鳌拜,恢复内阁制度,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

他三次亲征噶尔丹,巩固了清朝北部边境线。此外康熙还通过一系列文治,促进了清朝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成为千古一帝。

但从康熙这里不难看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为他本人的勤政博学,才有开创盛世的实力。你们觉得呢?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