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代第一富贵之人——孔子

古代第一富贵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圣贤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思想和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他提倡仁爱、礼仪、孝道等道德观念,被后人奉为圣人。走近孔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他的伟大成就和思想,更能感受到他所倡导的人道主义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二零二一年,八月二日的那一天傍晚,我带着自己的一儿一女终于来到了一直向往的文化名城,孔子的故乡——曲阜。那一天,我们是坐了几个小时的高铁,从蓬莱仙境赶来的。坐在高铁上,看着平原上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别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喊着:“孔子,我来了。”



走近古代第一富贵之人——孔子

从火车站出来,很想赶快给孩子们找一家饭店来吃晚饭。可是在我们向西出发,在步行通往事先在网上订好的宜家精品旅馆的路上,发现火车站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商业街道。反而,我们向西出发一直走的这条路叫孔子大道。在这条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型孔子石像屹立在街道上。曲阜,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因它是孔子这位圣人的故乡,而名闻中外,成为一座文化名城。

走近孔子的故乡,走近曲阜,才第一次发现这座城市与其他县城的不同。它,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中依然不渲染商业气氛。后来,我们穿越了一条商业街,那是一条有着很多只有一层楼高的街道,有着很多的小饭店。曲阜所有的建筑物,都很低很低,没有什么高的建筑物。据当地人介绍,政府要求,曲阜所有的建筑物的高度,不能高于孔庙的孔子大殿。因而,走进曲阜,你会发现,这儿的建筑物,高的也只有两层楼高。

第二天清晨,我们打的车本来想先去看看孔府、孔庙的,但出租车司机推荐我们一定要先去看看孟府孟庙之后,再返回来后再去看这两个景点也不迟。在路上,我与出租车司机攀谈起来。他积善于言辞,滔滔不绝地向我宣扬孔子的思想,宣扬孔子的文化。

我们坐在出租车上,发现曲阜这座城市,它仿佛是建在乡村之中。街道两旁,不是像别的城市一样,有着布满着大街的门市。而是有着很多的绿地与树木。出租车司机说,他们的这座城市,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而且城市与乡村浑然一体。住在这座城市,人不会感到压抑,而是一种心旷神怡。处处可见的大自然风光,让曲阜这座城市,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毕竟是孔子这位圣人的故乡啊,他所留下来的影响,穿越着时光隧道,依然还是在深深地影响着他当年长期所居住过的故乡!出租车司机说,他为他的故乡曲阜而骄傲。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出了孔子这位圣人之外,还出了受孔子影响的在曲阜求学过的儒家亚圣孟子,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写《大学》的孔子弟子曾子,写《中庸》的孔子孙子子思,当然。孔子当年传法所出的七十二贤,也基本上全部出自于这片土地。

可见,在这方土地上,因生出孔子这样的圣人,而一人得道,又带动了一大群人,也成圣成贤!“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可见,孔子也一样,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可见,孔子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地巨大。虽然在孔子当年,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一直过着奔波于各国,而期望着能觅得到贤明的君主来推行他的仁政忠孝思想,可是却全都不愿意接纳与推行他的思想。孔子一直活得郁郁不得志,奔走在各国,如丧家之犬。

在他的晚年,他回到鲁国自己的故乡曲阜,一心办私人学校。在他当年长期传法的地方,老百姓修起一座塔,叫“杏坛”。可是,他所持有的儒家思想,从汉朝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罢绰百家”之后,孔子的儒家思想得以大力推行与倡导,成为了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最正统的思想。而孔子,自然而然成为统治阶级一直最尊崇的人物。

鲁国人为了纪念孔子,而在他当年长期所居住过的地方,渐渐修出庙宇。而孔子与他的后代子孙,他们死后的亡灵所安葬的陵墓,也被一直保存下来。历经七十多代,孔家后代一直代代都能出人才。孔子的后代子孙,一直被统治阶级所推崇,被当作是帝王师而在对待。

据出租车司机介绍,在蒋介石退出大陆,到台湾时,孔子的嫡系子孙,全部都被带往台湾。孔子的后代子孙,一直在继承与发扬着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所留下来的好学好德的家风,代代相传。因而,孔子的后代,代代都能出贤人。孔子的德行,泽被后代两千多年,遗留给了他的后代无尽的福报。孔家后代所住的孔府,成为豪门贵族的宅院,这样的宅院,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

当年的孔子,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他的两千多年的后代子孙,依赖着他的福德,却一直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在中华历史上,像孔子这样,能如此德泽后代的人,只有他一人。可见,德行深厚的孔子,被称为是“万世师表”圣人的孔子,他的富贵,其实是在古今中外,也堪称是第一人。

在曲阜的孔庙,有着为纪念孔子而修的大成殿。殿有两层,其规格与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几乎一样,殿顶是用皇家才可用的琉璃瓦。殿外四周,有支撑大殿的七十二根龙柱,象征着孔子当年培养出的七十二贤。大殿内,最中央,是孔子的塑像。两旁是弘扬儒家思想最优秀的弟子,孟子、颜回、曾子与子思的塑像。这儿的孔子塑像与在其他孔庙不同的地方是,孔子穿着帝王衣,巍巍然坐在宝座上。可见,作为帝王师的孔子,他的尊贵,实质远远超过了帝王,被历代帝王尊崇与礼敬。

而历代帝王为了尊崇孔子,倡导儒家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更是在全中国各州各县都大力修建孔庙。孔庙,在全中国的各州县,都成了老百姓都必然要去拜访的重要景点。而今在中华大地上,有一千六百多座孔庙,而在全世界有着两千多座孔庙。可见,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他,确实可以荣登于古今中外第一富贵之人的宝座。

孔子享有的富贵,才是真正的富贵。在初步入孔庙时,有一道墙,上面写着“万仞宮墙”,意思是说孔子的思想,是极其深厚而不可测的。在曲阜的孔庙,有着九道门,在历史上,统治阶级曾经九次扩建重修孔庙。使得曲阜的孔庙,显得器宇非凡。

孔庙中,古木参天。有一棵树,是孔子当年种植的,到如今,已经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依然还长得郁郁葱葱。在它身上,显着孔子的灵气,站在那儿,似乎在替孔子讲着经,传着法。在孔庙,有一些已经死去没有被砍伐掉的古树,据导游讲解,这些古树,即使死后,依然可以保持千年的屹立在风雨中,而不会枯朽腐化。可见,在孔庙的这些古树,一样秉承了孔子的风格,在长青不衰中,青翠如故。即使死了,也能不朽久垂后世。

孔子在世当年,预测到秦始皇会来焚书坑儒,加害于他,事先让百姓在曲阜的宮城外,修建了护城河。当秦朝来攻打鲁国时,孔子因此而躲过了被秦人所害这一劫。而孔子与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儒家经典,被藏在一道墙中,免去了被焚烧的劫难。因此,才有了儒家思想德泽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

孔子在自己的晚年,一边孜孜不倦地讲经说法,将自己平生所学,传于弟子。而另一方面,他则著书立作。他与他的弟子所编辑的《诗》《书》《礼》《易》《春秋》,以及他的弟子们将孔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写成了《论语》,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成为影响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经典。

孔子所宣扬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须恪尽其责,各守其分。否则,容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易让整个社会失去秩序,召至天下大乱。他认为,君主有礼,臣子尽忠,父亲有慈,子孙尽孝。

他认为,为人子,若能懂得在家尽孝,方能懂得在为人臣时,为君主尽忠。先能孝,才能后有忠。为人子,懂得与做到了尽孝,方才有了最基本的德行。为人臣,懂得与做到了尽忠,方才能在社会上拥有真正的一番功业。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一直存在,关键在于一直推行的忠孝传家。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以农耕生活来养身,以读四书五经来养心。耕读传家方能久远,忠孝传家方能让代代子孙德行深厚,勤俭持家才能让家业久盛而不衰。中华文化的血脉,一直代代相传了几千年。代代的薪火相传,绝对不可以在我们这几代人身上断灭。否则,我们便是为害于子孙后代的千古罪人!

古人的志向,是能如孔子一样,德润后世,福泽后代。倘若我们把老祖宗的衷衷教诲,弃于脑后,不闻不问,不去继承与发扬,则我们这些人都是不孝子孙,千古罪人!我们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祖先传下来的血液,可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却将老祖宗代代相传的思想,弃之不顾!

一味地在崇洋媚外中,孜孜营求着在物欲中的享受,而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嗤之以鼻,称为过时了,不合世道了。我们在放弃了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中,必然会教育出一大批只相信科学,而不再奉行道德仁义的一群不忠不孝到的后代子孙。这样培养出来的不忠不孝的后代子孙,他们必然会在不遵循道德礼仪中为非作歹,好吃懒做,急功近利,而必然会在为所欲为中为非作歹!

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几千年的血脉,绝对不可以在我们这几代人身上断绝!否则,倘若让中华传统文化消失在人间,必然会有极其可怕的天灾人祸在这人间上演!人,秉具着忠孝礼仪廉耻,才能有资格被称为是人!人,秉具着良心道德,才能有资格被称为是人!

人,能懂得行仁道,懂得爱人如爱己,才能让整个天下在充满着爱的气氛中,让这人间充满着温情,而不是冷酷!人间可以变成天堂,是因为人人都能遵循仁义礼智信;人间亦可以变成地狱,是因人人都在造贪嗔痴慢疑的罪业!

穿越万仞宫墙,走近孔子的故乡,走近孔子的思想。倘若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能听从孔子的教诲,我们也就能如同他老人家一样,成为圣人君子,而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富贵之人!君子的德行,犹如山泉之水,在涓涓细流中,能流入人们的心田,浇灌着一片片的心,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产田需要心田置”,人们常常渴望着富贵荣华的能够久在,倘若不能在心田中植下仁义礼智信的深厚德行,则必然会培养出不信道德,不守礼仪的败家子,来败尽家财,来丢尽祖宗的颜面!

仁爱,是写在这天地之间的大智慧!仁爱尊敬天下一切众生,仁爱尊敬天地之间的一切万物,仁爱尊敬一切鬼神,我们方能在处理好与一切人事物的关系中经营出属于我们真正的幸福。大道须行,行在大道上,方能有普天下老百姓太平安乐的幸福生活。违背了大道而行,违背了天地良心来做事,必然会有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

自作孽,不可活。我们倘若不再坚信老祖宗所言,不再愿意遵循老祖宗的衷衷教诲,我们必然会在为所欲为的胡做为非中纵情纵欲,在贪求感官片刻之欢中必然会为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无尽的灾难。

仁爱如薪火,需要代代相传!孔子他老人家,懂得这个理,而让仁爱在孔家代代相传了两千年,才使得孔府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豪门贵族!

仁爱如薪火,需要代代继承与发扬!在前仆后继的相传中,老祖宗对后代子孙的爱,需要一代代传下去,才能有后代子孙久享太平安乐的幸福!

仁爱如薪火,需要代代被点燃与照耀在人间!假如仁爱在人间消失,便是普天下的百姓都被陷入愚昧无知之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与爱戴他人的人,才是拥有大德的人。拥有大德的人,必然能久享富贵。所谓“大德者必受其位,必受其禄。”

老天爷降人以富与贵,不是为了让人在富与贵中骄奢淫逸,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而是想要人在德才兼备中,利用自己拥有着的富与贵,来照顾天下一切穷苦百姓!厚德方可载物,君子需要在自强不息中孜孜不倦,在当仁不让中去积极有所作为,而将8仁义道德积极推行于天下,传扬于后世!

君子需要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中,谦虚善下,以礼待人,同时须在认认真真地做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日日知错改过中不断增进自己的德行,在宽以待人中能多包容一切贤愚贫富,用自己所修出的高尚德行,以身作则,来感化一切世人!

世间多有正人君子,方能有普天下百姓的效仿,方能有普天下民心重归仁厚纯朴的民风!孔夫子,他老人家是万世的师表,他的一切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言所说,值得我们所有的后辈子孙,去积极效仿。效仿他老人家,才能让我们成为正人君子,造福当世,德润人心,垂范后代!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碧荷甜田初稿于2021.8.16.凌晨

« 上一篇
下一篇 »